查看: 19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cb基板的元件判定基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发表于 2016-5-17 19:34: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Pcb基板的元件判定基准
1. 为了保证透锡良好,在大面积铜箔上的元件的焊盘要求用隔热带与焊盘相连,对于需过5A以上大电流的焊盘不能采用隔热焊盘, 焊盘与铜箔间以”米”字或”十”字形连接
2. 为了避免器件过回流焊后出现偏位、立碑现象,地回流焊的 0805 以及0805 以下片式元件两端焊盘应保证散热对称性,焊盘与印制导线的连接部宽度不应大于 0.3mm
3. 插装器件管脚应与通孔公差配合良好(通孔直径大于管脚直径 8—20mil),考虑公差可适当增加,确保透锡良好。
4. 元件的孔径形成序列化,40mil 以上按 5 mil 递加,即 40 mil、45 mil、50 mil、55 mil……;
5. 40 mil 以下按 4 mil 递减,即 36 mil、32 mil、28 mil、24 mil、20 mil、16 mil、12 mil、8 mil.
6. 器件引脚直径与 PCB 焊盘孔径的对应关系,以及二次电源插针焊脚与通孔回流焊的焊盘孔径对应关系如表 1:器件引脚直径(D) PCB 焊盘孔径/插针通孔回流焊焊盘孔径 D≦1.0mm D+0.3mm/+0.15mm 1.0mm<D≦2.0mm D+0.4mm/0.2mm D>2.0mm D+0.5mm/0.2mm
7. 经常插拔器件或板边连接器周围 3mm范围内尽量不布置 SMD,以防止连接器插拔时产生的应力损坏器件
8. 为保证过波峰焊时不连锡,背面测试点边缘之间距离应大于 1.0mm。为保证过波峰焊时不连锡,过波峰焊的插件元件焊盘边缘间距应大于 1.0mm(包括元件本身引脚的焊盘边缘间距)。优选插件元件引脚间距(pitch)≧2.0mm,焊盘边缘间距≧1.0mm。
9. 散热器正面下方无走线(或已作绝缘处理)为了保证电气绝缘性,散热器下方周围应无走线(考虑到散热器安装的偏位及安规距离),若需要在散热器下布线,则应采取绝缘措施使散热器与走线绝缘,或确认走线与散热器是同等电位。
10. 有表面贴器件的PCB 板对角至少有两个不对称基准点. 基准点用于锡膏印刷和元件贴片时的光学定位。根据基准点在PCB 上的分别可分为拼板基准点、单元基准点、局部基准点。PCB 上应至少有两个不对称的基准点。基准点中心距板边大于5mm,并有金属圈保护,基准点的优选尺寸为直径40mil±1mil。基准点的材料为裸铜或覆铜,为了增加基准点和基板之间的对比度,可在基准点下面敷设大的铜箔。
11. 金属保护圈的直径为:外径110mil,内径为90mil,线宽为10mil。由于空间太小的单元基准点可以不加金属保护圈。对于多层板建议基准点内层铺铜以增加识别对比度。为了保证印刷和贴片的识别效果,基准点范围内应无其它走线及丝印。
12. 丝印字符尽量遵循从左至右、从下往上的原则,对于电解电容、二极管等极性的器件 在每个功能单元内尽量保持方向一致
13. 在PCB 板面空间允许的情况下,PCB 上应有42*6 的条形码丝印框,条形码的位置应考虑方便扫描。PCB 文件上应有板名、日期、版本号等制成板信息丝印,位置明确、醒目。PCB 上器件的标识符必须和BOM 清单中的标识符号一致。
14。 测试点应都有标注(以TP1、TP2…..进行标注)。测试点建议选择方形焊盘(选圆形亦可接受),焊盘尺寸不能小于1mm*mm。测试的间距应大于2.54mm.试点与焊接面上的元件的间距应大于2.54mm。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因仑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