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37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创新医疗传感器技术方案解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发表于 2015-10-31 14:28: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部分:眼睛与耳朵随着现代电子技术在医疗和生物领域的进展,我们的眼、耳、肺、心、脑功能都有可能得到增强。
  科幻剧《无敌金刚》(TheSixMillionDollarMan)搬上电视荧屏距今已差不多有40年时间,随着现代电子技术与纳米技术、高级植入技术、太阳能与光能设备,以及医学与生物学领域传感器重要发展的融合,科学幻想正在成为现实。科学创新催生了增强和代替人体器官的基于传感器的电子设备。这些电子设备包括WBAN(无线体域网)以及增强或代替眼睛和耳朵的设备。本文第一部分描述了创新的传感器技术,以及从传感器直到微控制器的微型化、可植入以及无线电子接口方式。第二部分将讨论肺、心脏和大脑。
  传感器与无线通信设备的发展使我们能够设计出微型、高成本效益以及智能的生理传感器结点。一个创新是可穿戴的健康监控系统,如WBAN。针对这一技术的IEEE802.15.4标准规定了一个与医疗传感器体域网络相关的小功率低数据速率无线方案。2011年,意法半导体公司推出了自己的未来“cyborg”技术,包括传感器和MEMS,以及iNEMO(惯性模块评估板)结点。
  在这一领域的其它供应商中,AnalogDevices也提供了一些先进的活动监控解决方案,以及传感器接口元件,而德州仪器公司提供了一个带TmoteSky的开发套件,这是下一代的“mote”平台,即针对极低功耗、高数据速率传感器网络应用的远程平台,有容错和易于开发的双重设计目标。TI公司的TmoteSky套件号称有10KB的片上RAM(所有mote中的最大容量),IEEE802.15.4射频,以及一个125m作用范围的集成板载天线。
  帮助盲人重见光明
  视网膜修复技术可以帮助患视网膜退化疾病,如可能致盲的黄斑变性的人群恢复视力(参考文献1)。研究人员做了临床植入研究,证明植入假体最终可弥补眼睛失去的功能,研究采用了一种植入物,包含一个15通道的激励芯片、分立的电源元件,以及与眼睛外壁吻合的电源与数据接收线圈。波士顿视网膜植入项目的研究人员在一只猪的视网膜下区域植入了一个阵列,而大部分假体(一个钛制的密封电子组件盒)则附着在巩膜的外表面,或眼白部分。盒中伸出一个螺旋状电极阵列,延伸至眼的颞上象限(图2)。系统有一个外接的视频捕捉单元,以及一个能向设备植入部分发送影像数据的发射机(图3)。一只定制ASIC将图像转换为两相的电流脉冲,其送至电极阵列的强度、周期以及频率都是可编程的(图4)。Minco公司也提供了针对植入体的先进柔性电路,有助于实现这一面向170万遭受此类眼疾痛苦的人们的项目。
  自研究人员两年前开始做这个临床研究以来,电子技术发生了很多进步,改善了微型化,降低了功耗,并增加了集成度,这一努力最终有望形成产品,得到FDA(食品与药物管理局)批准应用于人体。这些技术进步的例子包括:德州仪器公司符合无线充电联盟Qi标准的无线接收器与发射器技术,该公司为改进的负载系统提供符合标准的通信,用于无线电源传输、AC/DC电源转换、输出电压调整,以及动态整流器控制等。采用德州仪器的无线电源产品和开发套件,就可以做出全套的无接线电源传输与充电设计。飞思卡尔与AnalogDevices公司也提供这一领域的低功耗无线产品。
  另外一项临床研究是采用有望实现高分辨率视网膜假体的光电二极管电路。在这项研究中,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正在努力研究有源偏置光敏电路与无源光伏电路(参考文献2)。该大学眼科系与汉森实验物理实验室副教授DanielVPalanker称,他用了一台笔记本电脑处理来自摄像头的数据流,用一块微型LCD(类似于视频眼镜)显示得到的数据。约900nm波长的近IR(红外)光以0.5ms间隔照亮LCD,相当于约30?的视场。这个脉冲将影像通过眼球投射到视网膜上。然后,视网膜下一个植入的3mm直径芯片中的光伏像素接收IR影像,相当于10?的视场。每个像素都将脉冲光转换为一个成比例的双相脉冲电流,将视觉信息携带给有病的视网膜组织。
  与光敏系统比较,光伏系统中没有额外的电源,从而大大简化了假体的设计、制造,以及相关的手术过程,前者需要有源的偏置电压。研究人员计划在未来研究中,确定各个视网膜神经元对这种激励的响应。
帮助聋人获得听力
  生物医学科学的另一个发展领域是耳蜗植入。这些植入体的主要目标是通过电刺激,安全地提供或恢复功能听力(参考文献3)。植入体包括放在耳后一个外置单元中的处理器和一个电池,外置单元用一只话筒拾取声音,将声音转换到数字域,将数字信号处理并编码成一个RF信号,然后将其发送给耳机中的天线(图5)。医生通过手术,在耳后皮肤下面放置了内置接收器,一块磁铁吸附在它外面,将耳机固定。密封的激励器包含有源的电子电路,它从RF信号获得能量来解码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流,然后将其发送给连接耳蜗的导线。导线末端的电极刺激连接到中央神经系统的听觉神经,这些神经将电脉冲解析为声音。
  外置的语言处理器中包含一个DSP、一个功率放大器和一个RF发射器。DSP提取出声音的特征,将其转换为一个数据流,RF发射器将其发射出去。DSP还在一个存储映像中包含了病人的信息。外置PC的适配程序可以设置或修改存储映像,以及其它语音处理参数。
  内部单元有一个RF接收器,以及一个密封的刺激器。这个内部植入单元没有电池供电,因此接收器必须从RF信号获得能量。然后,充电的刺激器解码RF码流,将其转换为电流,送给听觉神经处的电极。一个反馈系统监控着植入体内的关键电气与神经活动,并将这些活动传送回外置单元(图6)。
  AdvancedBionics公司开发出了一个可植入电子平台,它提供了更多通道,以及通过电流导引而生成虚拟通道的能力。该公司R&D副总裁LeeHartley称,在开发复杂的声音处理传感器时,最大的挑战之一就是提高在噪声听音环境中的聆听能力。他说:“耳蜗植入接收器对于辨别响度水平以及不同频率通道的能力不足。这更增加了改善语言理解与音乐欣赏的挑战;我们需要智能地将信息从噪声中分离出来。”
  Hartley表示,接下来能大大改进耳蜗植入系统及性能的重要领域包括:与商务设备的随处无线连接能力;低功耗下更加智能的场景分析算法,以及使病人能够接收临床医师耳蜗植入服务的技术,而与病人或医师的位置无关。他解释说:“业界的技术趋势是系统架构与服务模型,它将尽可能减小整个耳蜗植入系统的可见性。Hartley预计,IC技术的发展将提供无线功能,降低系统功耗。他说:“我认为系统设计会继续模块化,接受者将根据自己不断变化的需求,定制自己的体验。”
  信号处理大大改善了耳蜗植入的性能。声音可以建立模型,使语音成为周期声源,而非语音则成为噪声源。声道的谐振特性可过滤声音的频率频谱。还有一个办法是,声源可以建模成为一个载波,而声道则作为一个调制器,表示出嘴或鼻的开闭。声源通常会快速变化,而滤波器的反应更慢得多(参考文献3)。
  所有现代耳蜗植入体的内部单元都要通过一个经皮RF链接连到外部单元上,这是为用户的安全和方便性着想。RF链接采用了一对电感耦合线圈,不仅传输数据,同时传送电源。RF传送单元有一些挑战性工作,如高效地放大信号与功率,并保持对EMI的抵抗力。它的第二个功能是提供可靠的通信协议,包括一个信号调制模式、位编码、帧编码、同步,以及后台遥测的检测。
  耳蜗植入体的RF设计可能有很多相互冲突的挑战,需要谨慎地权衡。例如,要延长电池寿命,功率发射器必须是大功率高效设计。于是,很多现代植入体都采用高效率的E类放大器。但E类放大器是非性线的,它们有波形失真,限制了数据发射速率。另外一个挑战是对高功率效率发射与接收线圈的要求。RF系统为了获得最大功率,要工作在其谐振频率上,或一个窄带宽上,但是RF系统在数据传输时却不能限制带宽。另外,虽然这些设备要求有高的发射频率,但这样就需要大的线圈。而在一个实际可用设计中,发射与接收线圈的尺寸都必须小到从美容角度可接受的程度。
  内部单元中的接收器与激励器是耳蜗植入体的引擎(图7)。ASIC(虚线中)完成关键的功能,确保安全而可靠的电激励。它有一个直通数据解码器的路径,能从RF信号中恢复数字信息,并通过对错误和安全性的检查,确保正确的解码。数据分配器通过转换多工器的开、关状态,将解码后的电激励参数送至可编程电流源。返回路径包括一个后台遥测电压采样器,用于读取某个时刻记录电极上的电压。然后,PGA(可编程增益放大器)放大电压,ADC将其转换到数字域,并保存在存储器中,再用后台遥测技术将其发送给外置单元。ASIC也有很多控制单元,如从时钟生成的RF信号,直到指令解码器。ASIC对某些功能的集成不太方便,如稳压器、发电器、线圈和RF调谐回路,以及后台遥测数据调制器等,但这些领域也正在不断发展中。
  DAC和电流镜组成电流源,根据来自数据解码器的幅度信息,产生激励电流。这个电流源必须很精确,也充满着挑战。例如,由于工艺差异,MOSFET的源极与漏极关系不是恒定的,同时,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差控制着漏极的电流量。因此,电路需要一个调整网络,对基准电流作精细调节。新设计有多只DAC,以获得所需要的精确电流,因此无需使用电位器。理想的电流源有无限大的阻抗,因此很多设计者采用级联电流镜,付出的代价是降低了电压的裕度,增加了功耗。
  这些权衡必须谨慎地考虑和实现。有些耳蜗植入产品有多个电流源,较老的装置需要一个开关网络,将一个电流源连接至多个电极。新设计则使用了多个顺序或同时的电流源。在这些设计中,P沟道和N沟道电流源都可生成激励的正、负相位。挑战是要匹配P沟道和N沟道电流源,确保正负电荷的平衡。自适应恒流电压可以减少功耗,保持高阻抗。
  工程师们都更喜欢采用ASK(幅移键控)调制,而不是FSK(频移键控)调制,因为ASK有简单的实现方法,以及高频RF信号下的低功耗。多亏了各团队工程师、科学家、物理学家和企业家的不懈努力与合作,安全且费用合理的激励方法已恢复了全球超过12万人的听力。这些假体已成为指导其它神经假体开发的模型,可望提高几百万人的生活质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中科因仑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