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19 岁少年搞芯片,性能超越intel 80%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沙发
发表于 2016-4-27 21:47: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原帖:

如何看待 19 岁少年想做出在目前Intel的同等计算性能下降低80%功耗的全新电路系统芯片的想法?



我去!居然有这个问题!必须我来答!!!!

因为机缘巧合,我和新闻中这个少年的创业公司一起工作了两周,对他们的思路也算有一定了解。

事情是这样的,这个少年在某学术会议上发言,由于思路和我导师比较相近,就被引荐给了我导师。由于我导师对memory方面很在行,而他们的长处在于微处理器架构,于是就导师把他们邀请到我们课题组工作了两周,双方取长补短。新闻中的这个Thomas和他的CTO Paul两个人过来的。他们昨天的飞机刚飞回加州,这两周有不少有意思的事儿,暂且不表。先认真答题。

首先他们的Target是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高性能计算,以下简称HPC,主要应用于超算),而不是我们日常用的General Purpose Computing(通用计算)。而HPC这个领域做芯片的一大优势,就是很少用考虑向前的兼容性(对比于x86),而且可以针对大多数HPC应用的特点对架构进行特别的优化。夸张点说,就是根据软件的行为设计硬件,砍掉一切不需要的部件,从而达到效率最大化。另外他们所说的指标,应该是从系统层面来比较的,而非单个芯片进行比较。

下面根据他们公开过的资料说一下他们一些独特的思路。

?采用VLIW (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架构。简单来说就是几条并行的流水线,可以同时执行多条指令。由于超算应用中有大量的并行运算(矩阵向量运算等),因此非常适合并行化,采用VLIW流水线利用率比较高。相比于multi-issue,out of order的通用芯片,硬件逻辑可以更简单。很多DSP芯片都是采用VLIW架构,可以达到很高的(浮点)性能功耗比,已经完爆现在的Intel产品了,但要让他们跑Windows什么的一样抓瞎。。所以题主在这里用Intel的芯片和VLIW架构比较是不太恰当的,毕竟设计目的不一样,就好像比较超跑和拖拉机哪个更好一样。。耕地当然用拖拉机了~~
?完全摆脱虚拟内存!这个听起来好像疯了,但其实在超算领域反而make sense,因为超算一般一次只跑一个程序,或者很少的程序,很少需要context switching。因此一个地址空间够用了。而传统的通用芯片因为支持虚拟内存,不知要做多少无用功。去掉虚拟内存和paging,硬件上就不用TLB了,系统层面也不用再不停维护page table了。这是很大的开销,尤其是超算集群,相互访问内存是很麻烦的。
?砍掉Cache,采用软件管理Scratchpad Memory。这个听起来也是疯了。。传统的芯片都是有Cache的,cache miss和coherence是架构设计者永远的痛。而超算领域,写超算应用的人一般都是知道自己在干嘛(know what they're doing)。于是他们的芯片里会有一部分访问速度会很快的Scratchpad Memory代替cache,但只不过是由程序员手动管理而非交给硬件管理的。这样也可以砍掉相当多的硬件电路,效率也更高。
?采用2D-Mesh,static routed网络。这一点是他们的初始思路,但讨论过后发现可能会有问题,所以他们现在其实也还不是很确定以后会不会这么做。所以这点也不展开了。

如果以上几点能做到的话,比现在采用Intel CPU+Nvdia GPU的超算超算省电真心不是一点半点。当然他们的思路比较激进,不知道后面会遇到怎么样的问题,不过现在看来还是很可行的。

最后默默感叹一下,虽然这两位少年都很谦虚且平易近人,但是那种智商和能力上的碾压让我真正体会到了人和狗的差距T T

---------------------------------------
感觉大家对八卦都更感兴趣么=。= 那补充一点好了

CEO是一个19岁的娃,高中都没读完就辍学了,然而因为太耀眼还是被MIT相中去!做!科!研了!!注意,不是被MIT录取读本科读PhD,是直接去MIT做!科!研!了!在MIT工作了大概两三年以后辞职创业,现在才19岁!!!

我们第一次见他的时候并不知道他才19,只是看他满脸青春痘应该还是挺年轻的。。有一天工作之余大家开始讨论《权利的游戏》(别说我们工作不认真啊),后来说唉第一本书是哪年出的啊?谷歌了一下,《冰与火之歌》第一卷出版于96年,然后这位少年嘀咕了一句“That's older than me”。。我们其他人就。。。。

说他是天才,智商是一方面,关键是19岁就有如此强大的知识储备和洞察力。平时工作的时候,我们这些研究新生只能和他讨论一些技术层面的细节问题,但一旦他提起一个什么idea,多半还是得和我们导师或者组里的大师兄才能聊得来。。他对Computer Architecture这方面的历史了解的非常多,经常能讲出一些他出生以前就发生的事儿。。

后来有一次聊天得知他家就在硅谷当年DEC的工厂附近(现在很多人都没听说过DEC了吧),周围住的基本都是工程师,父母是做什么的我没有问不过十有八九也是做IT的。我觉得他年纪这么小就有如此强大的积累和敏锐的直觉,和他的家庭成长环境是分不开的。

CTO Paul没有CEO那么耀眼,不过也是很聪明,从小就是代码小神童的感觉。大学只上了两年就辍学加入Thomas的创业公司,但在此之前他就已经是Linux Kernel Contributor了。。CEO对他的评价就是"he learned Linux before he was born"。我们工作的这两周他说话比较少,就是埋头写代码,专注程度让我羡慕。但我们一旦有点能请教他的技术问题,打断他一下分分钟就给我们解决。。

两个娃人都很nice,完全没有恃才傲物的感觉。能跟他们合作也是很开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加入中科因仑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